钢琴名曲100首---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No17 暴风雨(062 )

摘要

《d小调第十七“暴风雨”奏鸣曲》(作品31之2) Sonata No.17 in D Minor, Op.31, No.2("

《d小调第十七“暴风雨”奏鸣曲》(作品31之2)
Sonata No.17 in D Minor, Op.31, No.2("The Tempest")
Ⅰ.Largo; Allegro
Ⅱ.Adagio
Ⅲ.Allegretto

    “我对所有之前写的作品都不满意;从今以后我要追求一个新的方向。” 作为一个已经征服了维也纳艺术领域、发表了如《弦乐四重奏》(作品18)这般伟大作品的作曲家,贝多芬的自我评价的确语出惊人。他的话反映了一位艺术家对专业极高的热诚和挚爱。而且他对追求完美作品的执着并不是为了个人功名的成就(尽管这一点他已经达到了),而是为了满足他对自身能力的考验和潜力的实现。他不仅仅是为了创作出伟大的音乐作品,更是希望能担负起人所不能为的使命,把他的内心世界、他的精神和他的灵魂圣化为音乐。个人英雄主义是贝多芬中晚期作品中最显著的特点,与他的早期作品及其前辈作曲家的作品截然不同。在《暴风雨奏鸣曲》当中,这种个人风格显而易见,尤其体现在那些最代表贝多芬个人内心的即兴乐段。这位世纪大师毫无保留地用十指直接弹奏出他内心的音乐世界。对于听众来说,这种直接的震撼力绝非笔墨能形容,因为这个举动肯定是音乐创作史上表达个人内心思想最激烈深刻的方式。这个即兴段落第一次清晰地出现在第一乐章的再现部(第143小节)。这里作者明确地为整个乐句标上了踏板记号,随着这个保持中的长踏板我们驶进了贝多芬内心的梦幻世界。这里充满了无尽的渴望、亲切而脆弱的心灵以及怜悯的同情心。内向隐秘却又渴望自由的纠结心情令这个梦幻世界充满丰富的变化,有时甚至会反复无常。可是无论多么无拘无束的情感流露,一股强大的力量总会让这个梦幻世界保持它精密牢固的整体结构。这就是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最终精神,也是他性格上不可磨灭的标志。

    在乐章开头出现的是慢速上行琶音及于平静中带着不祥预兆感的上行音型,仿佛这种阴沉隐秘的心情早已存在。就是这些无心插柳式的音符满足了作者的十指所渴望表达的那种深刻内敛的感情。乐章开头如沉思般地广板(Largo)乐句与紧张热情的快板(Allegro)段落互相交替,情绪也随之微妙地变化。可能因为大家对这首作品都早已耳熟能详,因此忽略了乐章开头的写作是如此独特微妙。

    一股炽热的激流渗透和贯穿着整个乐章。如果要从副部主题中找出其与主部主题之间传统的对比的确很困难,可是仅仅在主部主题当中就已存在了足够丰富的对比,因此副部主题要与主部主题形成个性对比的写作惯例在这里也就显得不那么必要了。

    这首奏鸣曲的柔板乐章(Adagio)是贝多芬最伟大的慢乐章之一。直到作品106出现之前,这是他钢琴奏鸣曲中最后一首大型、深刻且独立的慢乐章。这不禁让人联想,贝多芬之所以让这种深刻的大型慢乐章作品长期空白,是因为他不愿再次让自己的情绪陷入如此深沉的悲剧性深渊。

    柔板(Adagio)乐章运用了许多交响化写作的技巧,例如“小鼓滚动之声”般的伴奏动机在整个乐章就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尽管贝多芬运用了多种“非钢琴化”的材料,譬如极端的长时值音符和休止符,还有超大跨度的旋律音程等等,但这个乐章仍然不失其自然真实的气度。当宽广辽阔的主题旋律进行重复时,贝多芬为它添上了精致的装饰变化。随着这个主题旋律的前进,它的感情力量在不断累积和强化。直到这强大的张力快要紧绷到极限的一刻,我们好像听到了贝多芬在大声呼叫:“停止!我撑不下去了!”然后,他立刻就用几个极富感情却孤独的和弦终止了这个旋律的进行(第15、16小节),仿佛他本来如旋律般充满深意的嗓音突然因感情崩溃而变得无语和沉默。

    再现部的新伴奏材料如魔法般在主旋律中穿插自如,为主题镶上了变化多端的花边装饰。虽然这里添加了更多的动作和变化,这次主题的再现却显得比首次出场要更趋平静、更加端庄高贵。一个新的乐思在短暂的尾声(第98小节)中出场了,它犹如日落时天空中突然出现的一抹新色彩,让我们对这一熟悉的景观产生了一种新的、神圣的领悟。

    车尔尼(Czerny)曾经记载,贝多芬是因为看到了在他窗外飞驰而过的骑士而即兴奏出了终乐章的主题旋律。这一记载并不代表这个乐章所描述的个性和风格就是关于马背上的旅程。贝多芬之后也许从这个主题中汲取了更多的灵感,感受到了他之前没有注意到的情绪和潜在变化。无论如何,没有一匹骏马能自始至终都以如此高雅的热情和完美的匀速奔驰。伴奏声部的运行规律一直保持不变,这些如阿拉伯藤蔓花式图案般令人着迷的十六分音符不断以固定音型的方式贯穿整个乐章。

    就如第一乐章一样,终乐章并没有太多情绪和织体上的对比变化。贝多芬的心愿是要把一种情感开拓到其绝对的极限,而且要不顾一切地利用曲式结构来配合他达到这个目的。就算这种“无穷动”的动感力量最终也逐渐凋谢,但它让人难以忘怀的节奏却似乎能长久不断地萦绕于我们的脑海之中。

Piano Sonata No.17, Op.31 No.2 (Beethoven, Ludwig van)。

Daniel Barenboim 演奏乐章一 :

目前评论:0 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