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失去乐感”的学生想到的

摘要


| 夏夏老师写个琴童们
夏夏初为人师时也总免不了发发牢骚,埋怨学生不努力,没悟性,这时母亲总对我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 过去觉得此话有理,现在却不赞同。“教不好”可以有不同定义: 把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改造”成遵守纪律,好学上进的学生,是有可能的;但是,乐感可以“教”出来么?何况是已经那些已经接受过相当长时间的“机械式手指训练”十来岁的孩子,还能有办法重新渗透音乐的东西给他么?

一般情况,这样的孩子有个共同特点: 即便你在她谱子上,用不同颜色的笔,重复划出提示,她依旧可以不紧不慢地重复她的错误,是忘记了?还是没有看见? 总之,各种“提醒”在他那里已经失去了效果。即便用各种办法企图启发她一点点想象力,但是收效甚微,就连唱谱,也是毫无表情、漫不经心。偶尔,孩子也会被一些风趣的话逗笑,好吧!放轻松再来一次! 多少会有点起色。但下一次课再来,似乎又还给我了。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每次上课,孩子的妈妈都会小声严厉地催促他:”自己翻谱子呀!“”你动作快点!“”怎么回事呀你!“……还有更狠的“小心我抽你!”, 有时还加上近似摔打琴谱的动作,那是一种极权威、很不耐烦但强压着火气的态度,但转身面对我时,即刻变成非常和蔼恭敬的样子。 这令我很不舒服,甚至有点尴尬,尤其是看到孩子含着眼泪,还不得不听我讲课,再弹,连琴声都是委屈的,我心里就更难受了。还要想办法恢复孩子的情绪,让她忘记妈妈的训斥,和刚才的“丢面子”。

不知道有些家长在家里是不是也这样,可能比在这里更大声,用更难听的话训斥她的孩子,可孩子却总是一副两耳不闻、慢吞吞的样子,大概是早已经产生抵抗力,习惯了。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孩子的乐感,本来是有的,对生活的细腻体验是有的,但是这些温暖和感动,就在家长的绝对权威、一厢情愿的高压政策下,一点点被”侵蚀“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缺乏思考的重复练习,练琴只是任务和负担,于是在那些机械冷漠的琴声里,自然听不出丝毫的温暖,和由音乐带来的感动。

目前评论:0 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