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切不可浅尝辄止——学琴一年以上的家长必知篇

摘要


作者:湖北老徐

    还有两天,年就过完了!老徐想猜猜,在年前的最后一堂课,你们都做了什么?估计还是在上课吧!家里来人时,弹奏是什么乐曲?估计是最近学习的一首吧!有没有学生在年前的两个星期的时间左右,回顾了一下近一年来OR半年所学习的乐曲!如果没有,就请听老徐的一言。这是非常不好的学琴习惯。就算老师没有要求,家长也应该提醒老师,麻烦老师再听听。再点拨一下!
为什么要温故?在老徐看来,原因有几个:

第一、你想想在半年前OR在一年前,你的基本功的弹奏水平,肯定比你半年后一年后来得差。而那时以当时的基本功弹奏出来的乐曲,肯定有这样OR那样的局限!比如速度上、力度上、表现手法上等等。你时隔半年一年后再来弹奏,在这些方面肯定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样乐曲弹奏出来的准确性也会更高,你对这首乐曲也有了新的弹奏感觉和认知。

第二、当时乐曲过关时,肯定是弹奏到位才能通过的,但你会发现,隔了半年一年后,就算当时弹奏再好的乐曲,大概只能弹奏个形式,而弹奏内容已经变得很空洞了。所以老徐经常说如果不记得当初教授的表现手法,就算你把乐曲捡了起来,当初得满分的曲子,也会越弹越差。因为乐曲的表现力是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它不仅仅是手指技术。在这里就需要有心的家长提醒一下老师,再给点拨一次。

我不知家长们是否知道“孔子学琴于师襄”这个故事,也可以给小朋友讲讲: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练了十天却不另学新曲子。师襄子说:“你可以学新乐曲了。”孔子说:“我已学会了乐曲,但节奏的技巧还没有掌握。”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掌握了节奏的技巧,可以学新乐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悟了乐曲的思想感情,可以学习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不能想象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从你的弹奏中,仿佛看到有个人正在严肃地沉思,安然地在高处瞻望,胸怀着远大的志向。”孔子说:“我也想象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了:他有着黑黑的面孔,高大的身材,目光凝视远方,好像是个王者,正在关注着四方。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是这个样子呢!”师襄子离开座位,向孔子行了再拜之礼,说:“老琴师传授此曲时就是这样说的,这支曲子叫做《文王操》啊!”

我想这个故事小朋友和家长都明白了,一首乐曲为什么要温故,不仅要学习外在的皮毛,更要理解内在的精神。
所以老徐每年到了年底,所有学生都给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准备,最后一堂课以音乐会的形式结束一年的教学。

目前评论:0 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