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名曲100首---拉赫玛尼诺夫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075 )

摘要

作者简介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曼尼诺夫(俄文

作者简介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曼尼诺夫(俄文: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英文:Sergei·Vassilievitch·Rachmaninoff,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又译拉赫玛尼诺夫;俄罗斯裔美国籍二十世纪世界重要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

拉赫玛尼诺夫.jpg

    拉赫曼尼诺夫的创作深受柴科夫斯基影响,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旋律丰富,擅长史诗式壮阔的音乐风格;虽然他在20世纪生活了很长时间,但他是位传统主义者,他的目光盯着浪漫主义的过去,他是柴科夫斯基的继承人;其主要作品有第二、三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练习曲“音画”》、歌剧《阿列科》、《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第二交响曲以及管弦乐“死岛”、“钟”等。

    拉赫玛尼诺夫是19世纪多姿多彩的俄罗斯音乐大师中的最后一位,这些大师以悠长宽广而又每每充满无言忧郁的旋律表现了有别于欧洲音乐的独到才华,展现了俄罗斯的景色气象和俄罗斯民族的精神气质。

    拉赫玛尼诺夫还是最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之一,他的唱片录音不仅包括他自己的协奏曲和其他大师的作品,还包括他与克莱斯勒合作的奏鸣曲,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并且,他的充满活力而又细致入微的指挥也在唱片中保留了下来。

贝加摩组曲 月光.jpg

    作品简介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单乐章的钢琴与管弦乐团协奏曲,其作者为拉赫曼尼诺夫,这也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934年,这部作品取材于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利用其中第24首随想曲的音乐主题而创作,这部作品以辉煌的技巧表现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然而作品里最令人难忘的却不是眼花缭乱的技巧,而是第18个变奏,整部作品到这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纯朴抒情的曲调,优美无比,动人心魄,隐含着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这个旋律先在钢琴上唱出,质朴平和,热情逐步增长,发展成浪漫激情的颂歌。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俄语:Рапсодия на тему Паганини,英语: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俄罗斯裔美国藉作曲家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曼尼诺夫在1934年创作的A小调24段变奏曲,作品编号43,由钢琴独奏配以管弦乐团伴奏,类似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写的这部《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也可以称之“帕格尼尼主题变奏”,音乐取材于帕格尼尼的第24首小提琴随想曲,在一个音乐主题上展开24个变奏,铺衍成一部气势辉煌的大型作品。这24个变奏前后分成三组,很像是不间断连续演奏的协奏曲的三个乐章,而且独奏钢琴与乐队展开炫技性的竞奏,又很符合协奏曲。但是从音乐狂热的激情和艰深的技巧看,还是应该按照作曲家自己的标题理解为狂想曲。

    根据《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乐谱上的说明,拉赫玛尼诺夫在1934年7月3日-8月18日在瑞士琉森湖边Senar别墅创作此曲。此曲于同年11月7日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首次公演,由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指挥,拉赫曼尼诺夫弹奏钢琴,费城管弦乐团伴奏。

    很多音乐爱好者通过这部作品认识拉赫玛尼诺夫,后来才接触他的其它作品,其中一段行板(Var.18)被电影《似曾相识》(Somewhere in Time,又译时光倒流七十年)采纳为背景音乐;在影片中,这首乐曲不但被导演和编剧拿来作为一件重要的音乐道具,起到了跨越时空、在男女主人公之间沟通心灵的作用,而且在作曲家约翰·巴里手中,它还是全片配乐的灵感与源泉。对比影片音乐主题,就会感到它们是何其相似,以至于我们几乎无法察觉到其间的过渡;实际上,《时光倒流七十年》主题就是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18变奏的一首变奏曲(a Re-variation)。约翰·巴里在旋律的情绪和节奏以及曲调的走向和速度上,都与原曲既保持相近又有区别,使观众自始至终感觉到由一首不断出现的动人乐曲所折射、所辉映的两个艺术家之间那种心心相印的高尚激情的存在。所以,从非严格的意义上说“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就是电影《时光倒流》的音乐主题也并不为过。

    作品详析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曲式结构比一般变奏曲更丰富和复杂。首先,音乐的发展并不局限于帕格尼尼的一个主题, 作者在这首作品的若干段变奏中,其中的第七、第十、第二十四变奏都引入他所偏爱的中世纪教会歌调《末日经》;此外,这变奏曲的结构还兼具大型器乐套曲的特点——它的主题和二十四次变奏很明显地可以分成三组,相当于套曲的三个乐章,前后两组都是戏剧性情绪的体现,当中一组明朗而抒情,可以说是对幸福的一种幻想,也可以说是在激烈的生活漩涡中对幸福的过去的回忆。

    换句话说,这首作品由两组对比的形象构成,一个是阴暗的色彩占优势,它的一系列变奏]描绘出越来越令人惊心动魄的景象,特别是当《末日经》的主题进入时更是如此。另一个则是诗意的抒情形象,它在前面的阴暗色彩的强烈对照之下,显得更加感人。

这首为钢琴与乐队而作的狂想曲共24段变奏;序曲为活泼的快板,24段分别为:
Introduction: Allegro vivace
引子 活泼的快板
Variation I:(Precedente)
第1变奏 速度同上,乐队单纯的节奏,小提琴表现主题
Tema: L'istesso tempo
主题 速度相同
Variation II: L'istesso tempo
第2变奏 速度相同,在圆号、长号伴奏下,钢琴表现主题
Variation III:L'istesso tempo
第3变奏 速度相同,小提琴、长笛交互奏16分音符音型主题片断,钢琴奏对位
Variation IV: Piu vivo
第4变奏 活泼的,钢琴表现主题,木管与弦乐表现片断
Variation V: Tempo Precedente
第5变奏 如前速,钢琴强有力变奏,弦乐与木管断奏伴奏
Variation VI: L'istesso tempo
第6变奏 速度相同,钢琴以华彩技巧奏主题变奏,英国管优美的加入两次主题片断
Variation VII:Meno mosso, atempo moderato
第7变奏 不太快的中板,钢琴奏《末日经》旋律,低音管、大提琴、低音提琴表现主题
Variation VIII: Tempo I
第8变奏 原速度,钢琴断奏主题
Variation IX: L'istesso tempo
第9变奏 原速度,乐队以三连音符伴奏,钢琴穿梭于伴奏之间
Variation X: Poco marcato
第10变奏 稍有力的,钢琴再度出现《末日经》旋律,乐队奏主题片断,相互呼应
Variation XI: Moderato
第11变奏 中板,钢琴以华彩表现主题,竖琴滑奏
Variation XII: Tempo di minuetto
第12变奏 小步舞曲节奏,以木管表现为主
Variation XIII: Allegro
第13变奏 快板,乐队奏主题,钢琴奏出和弦
Variation XIV: L'istesso tempo
第14变奏 原速度,先乐队后钢琴进行强有力的进行曲格式变奏
Variation XV: Piu vivo scherzando
第15变奏 钢琴更多活泼谐谑的变奏,并加入弦乐和木管
Variation XVI: Allegretto
第16变奏 小快板,双簧管奏优美的旋律,钢琴奏主题片断
Variation XVII: (Alletretto)
第17变奏 在乐队背景上钢琴作自由变奏
Variation XVIII: Andante cantabile
第18变奏 如歌的行板,钢琴加入弦乐和木管。这是动机的抒情形式,它既显露出技巧上的才华,又以动人的忧郁曲调扣入心弦。象作者的早期钢琴作品一样,这一变奏开始时完全是一支平和、明朗的抒情旋律,但随后激烈地发展为热情和有感奋力量的歌曲;这里,同样使人想到意大利的民间曲调,但就其总的特性看则可以叫做夜曲或者船歌。
Variation XIX: A tempo vivace
第19变奏 原速度,在弦乐断奏上,钢琴奏三连音符
Variation XX: Un poco piu vivo
第20变奏 稍活泼,在小提琴细致音型上钢琴奏主题变奏
Variation XXI: Un poco piu vivo
第21变奏 钢琴以断奏奏三连音符
Variation XXII: Un poco piu vivo(Alla breve)
第22变奏 进行曲风格始,乐队出现主题片断,钢琴奏和弦,变为三连音符音群。乐队再出现主题片断,钢琴装饰
Variation XXIII: L'istesso tempo
第23变奏 原速,钢琴奏主题,乐队承接后钢琴奏华彩
Variation XXIV: A tempo un poco meno mosso
第24变奏 更活泼、华丽的到达顶峰后,乐队奏《末日经》,钢琴奏主题而结束

拉赫曼尼诺夫.jpg

    作品意义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写于1934年,拉赫曼尼诺夫也已离开祖国17个年头了,此时世界乐坛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调性体系、曲式、节奏等惯用的音乐法则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流派纷呈的“新音乐”,无调性音乐、表现主义、后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十二音列等等相继出现,“求异响于新声”是欧美音乐的时代潮流,而拉赫玛尼诺夫不为所动,仍然在十九世纪的风格和形式里寻求个性的表现。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取材于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利用其中第24首随想曲的音乐主题,写成单乐章的钢琴与乐队曲,技巧复杂精深、气势辉煌,成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炫技一派的绝响。

    没有人怀疑,这是自格林卡以来的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最后的华章,如同黄昏里灿烂的夕阳,拖着长长的余晖不愿消失在天际。而这种景象在今日看来仍然闪耀着动人的光焰,宛如其中第十八变奏所歌唱的那样,如泣如诉,兀自沉醉。

    作品技巧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辉煌的技巧表现作曲家的个人风格,拉赫玛尼诺夫当初写《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时有意表现帕格尼尼传说中的舞台形象,瘦骨嶙峋、苍白、狂热、鬼魅般的躯壳包裹着热情的灵魂,被艺术之神唤醒时,便光芒四射地疯狂演奏,辉煌的音乐照亮整个大厅。

    帕格尼尼这位小提琴魔鬼被许多人描绘成炫技能手,看不到他的辉煌技巧给浪漫派带来的风格上的影响,这不但低估了帕格尼尼的艺术价值,也是对浪漫主义艺术本质的忽略。浪漫主义是一种不受拘束和无穷无尽的美,浪漫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狂热的主观表现。音乐家表现狂放无羁的感情世界,必须有炉火纯青的技巧为依托,才能进入横无际涯的艺术境界。有一件趣闻说明的正是这个问题,有一次,一位提琴手拿着乐谱去找贝多芬,提出某些小提琴部分的音乐太难,不好演奏,请作曲家修改一下,贝多芬却说:“当上帝唤醒我的时候,你以为我还会去考虑你那倒霉的提琴吗?”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表现的是一位狂热的浪漫派艺术大师的艺术个性,也是拉赫玛尼诺夫自己的写照,他消瘦清癯,表情忧郁,举止矜持,不苟言笑,登台演出则激情进发,高贵而尊严,这是他的性格特点,也是他的艺术个性。

    创作背景
    拉赫曼尼诺夫尊崇古典浪漫传统,厌恶庸俗的艺术趣味,他青年时代写的升C小调前奏曲名扬海外,移居美国后只要一有演出,观众便一定要求加演这首前奏曲,使他对自己的这首杰作产生了怀疑,他认为这首前奏曲里一定有某种东西迎合了庸俗的趣味,于是他开始憎恶自己的这首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移居美国,按照民族主义的理论,他应该就此失去了灵感,写不出什么东西了。他创作的新作品的确不多,但这不能印证这种断言,因为拉赫玛尼诺夫把主要精力用于演出,作品自然就少了。

    他写《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时已六十有七,这不是创作的最佳年龄,但他的热情并没有减退,仍然写出了堪称经典的杰作。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43 (Rachmaninoff, Sergei)。

点击欣赏 =》【CD】


mikhail pletnev 演奏  点击观看part1


目前评论:0 条

发表评论